为什么哲学和经济学IQ指数这么高?全美前50热门专业IQ指数
24281 人参与 2020年10月24日 10:13 分类 : 数据汇总 评论
我们选择专业的时候,会参考很多指标,比如特长、爱好、就业、前景……很多同学选择某专业,也大多认为要么是自己对这个专业很喜欢、要么是它以后前景会不错。 然而,根据ETS(美国教育考试中心)的一项研究表明,你之所以选择某一个专业, 可能不是因为你的爱好、也可能不是因为这个专业的前景如何,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的—— ETS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SAT考试成绩数据,统计了美国大学不同专业的平均IQ指数。 根据Frey和Detterman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,SAT分数与智商测试想要测量的一般智力因素(G)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, 相关性已经达到0.82(分值区间是0-1)! 尽管让人难以相信,但这却是事实……他们因此得出了一个有效结论:SAT成绩是反映智商的一项重要标准。
(从下面的三个图表我们可以发现, SAT的成绩越高,IQ指数就越高 )
那在ETS的SAT分数指标下, 学习不同专业的平均IQ指数要多少 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 这个排名,相信有部分家长和同学看到会比较扎心,但我们还是要好好研究一下。 首先,根据通用的智力标准,IQ指数达到120-140的会被认为是“非常厉害”,IQ指数达到110-119被认为是“厉害”的范围,IQ指数达到90-109则是“正常或平均水平”。 所以学习上面专业的同学,其实全部都在正常或者平均水准之上。 不过也不要高兴得太快,虽然所有专业的平均IQ指数都达到了正常水平,但不同专业还是有差异。 平均IQ指数较高的专业都集中在理科和工程类专业 ,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STEM类专业;中间则大多是人文社科类专业;商科类专业的平均IQ指数比我们预想的要低一些;教育类专业的平均IQ指数,则在所有专业里面最低。 并且,不同专业的IQ指数差异,并不是现在才出现,这样的差异,其实一直都存在。 1952年,Dael Wolfle和Toby Oxtoby 在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,研究的主题是学生的学术能力与所学专业的关系。 他们对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学术能力进行了调查。调查的第一个样本是1946年40所大学、10000名美国大学毕业生 在Army General Classification Test(AGCT)的考试分数。 AGCT最初是军队学习能力的选拔测试,等同于目前仍在使用的军队职业能力倾向测验(ASVAB)。
教育和农学类专业 的AGCT分数最低 ,工程和自然(物理)科学 的AGCT分数最高 。 第二个样本则来自38420名美国大学毕业生, 他们于1951年参加了AGCT的一个义务兵役大学资格考试(SSCQT)。这个考试当时一共包含150项测试,测量学生的数学和语言能力。 教育和农学类专业的SSCQT分数最低,工程和自然(物理)科学的SSCQT分数最高。 两个样本的结果几乎相同。选择主修教育和农业的学生平均IQ指数最低,而工程和自然(物理)科学则相反。 而在2014年,College Board 发布的一个SAT报告,对大约160万总样本的大学毕业生进行SAT考试(包含数学和语言能力测试 ),指出了他们的学习领域和SAT的分数关系。如下: 依旧是教育和农学类专业同学的SAT分数最低,数学和自然(物理)科学类专业同学的SAT分数最高。七十年前的测试结果,跟现今ETS和CB发布的结果惊人相似。 也就是说, 在过去七十年,STEM专业始终霸占了IQ能力(学术能力)最强的学生,而学习教育专业学生的IQ指数水平,虽然达到了平均水准,但一直处于专业类别的最底层。 IQ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——SAT成绩,它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SAT数学。数学是一切理工科的基础,要想学理工类专业,必须要有一定水准的SAT数学成绩。 根据Sarah-Jane Leslie及其同事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,即使是“硬核”STEM领域(例如物理,数学)的科学家也倾向于认为,STEM领域需要更聪明的人,甚至是天才。学生的SAT数学成绩越高,那么这些学生最终获得STEM博士学位、发明专利、出版专著、成为大学教授的可能性就越高。 所以大学的理工类专业会倾向于录取SAT数学高的学生。SAT数学高的话,学生的整个SAT成绩分数更高的几率也就更大。 这就是为什么理工科专业在平均IQ指数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。 我们可以发现,美国的早教专业、小教专业、学生咨询服务专业 等低龄教育领域学生的平均IQ指数较低,这跟美国的教育大环境有关。 虽然说美国是教育强国,非常重视教育。但是美国对教育的重视,是有“偏颇”的。 比如在专业上,美国为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,非常重视STEM类学科的发展,所以STEM专业的“利好 ”政策也非常多,这就导致更多的人才涌入,在这个大环境下,自然会对STEM专业要求更高,IQ指数也变得更高;在教育阶段方面,美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,只要是稍微好一点的美国大学,都有非常多走在世界前沿的教授和不同领域的大牛。 根据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的数据,2012年, 美国儿童在3至5岁入读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入学率排名第35位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保育就业研究中心主任Marcy Whitebook也说: “从历史上看,幼儿教育的复杂性被低估了,因此学前教师往往报酬过低而资格不足。”
美国在孩子早期教育上,对老师学术能力的重视程度,甚至比不上新加坡、芬兰等国家。 Byron Auguste、Paul Kihn和Matt Miller2010年在麦肯锡的一份报告中指出: 新加坡、芬兰和韩国等表现好的学校系统里,100%的教师队伍都是从学术能力前三分之一的学生中招募来的。
国家是否重视一个领域的发展,会对这个领域的影响非常大。 如果美国不重视孩子的低龄教育,那么对相关专业的老师要求自然没那么高,SAT 分数要求也会低一些,那么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IQ指数自然就更低。 这其实不是学生考不考得到高分的问题,这是学生还需不需要继续往上考高分的问题。 哲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在这里面非常特别,它们其实都不算理工科,但是要学这两个专业所需要的IQ指数却特别高,这是为什么呢? 首先,经济学 的理论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 ,一般会有5门左右的数学课,有一定难度;其次,它是一个跨专业的学科 ,跨的学科广泛到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一个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。所以有难度很正常。 哲学专业 的难则跟经济学专业不一样。哲学是包容性非常强的学科,它研究的是普遍的、根本的问题,是非常多学科的根基。包括存在、知识、价值、理智、心灵、语言等领域。里面涉及到的逻辑,伦理,形而上学,认识论和美学 非常多,非常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,烧脑程度不亚于超难的理工科。 基于上面IQ指数差异的种种原因,其实会给我们一些启示。 以理工科、哲学和经济学专业举例,我们会发现不同专业的“难”,难的地方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,这对我们能力的要求也不同。 所以我们在选专业之前,要先了解这个专业所学习的内容,想想自己是否具备学习这些内容的能力,想想自己学起来是否会吃力,根据自己的能力匹配最适合自己的专业。 根据Payscale的最新大学薪资报告,STEM专业往往是薪酬最高的。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STEM专业的学生一直具有最高的平均学术能力,毕竟,STEM学科非常复杂并且需要更强的能力,也更能适应复杂和难度大的工作。也因为STEM在各个领域的实用性,让雇主对这种技能给予了相比其他专业更高的薪资。 所以,想要有更好薪资前景的同学,大多都会选择理工类专业。 同时,现在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,越来越多优秀的毕业生,他们抱着改变未来的想法,去从事教育行业。 就像Venture for America的创始人安德鲁·杨(Andrew Yang)说的那样: 优秀学生选择学习的东西,会对未来的社会产生重大影响。
在他们选择教育的那一刻,他们其实很大程度上做好了放弃更高薪资和更无忧生活的准备,把他们优秀的学术能力用在给孩子带去更多帮助上,这让我们相信,未来被培养出来的孩子,有更加优秀的可能,而这个社会也将进入一个更良性的循环之中。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。在选择专业之前,我们要想清楚的是,我们想要哪种生活。 首先,美国能给我们好的经验是,如果中国想发展什么领域,首先要在这个领域的教育部分投入更多,才能吸纳更多人才为国家效力。 其次,孩子的早期教育长期被忽视的问题,不仅仅存在于美国,在中国也是一样的。教育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,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讲百益无害 。 最后的最后,虽然专业跟智商存在相关性,但毕竟也仅仅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。每一个专业,都有其不可动摇的社会价值 ,棕榈君也希望同学们在申请专业的时候,可以更多地 倾听自己的声音 ,爱你所爱。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棕榈大道本科申请
推荐阅读:
2016-2017赛季半决赛第四五场战报及统计
校友 Percy Lau | 被各路明星大咖追捧的新锐眼镜设计师
游子众筹 | 你能变成他们的圣诞老人
收藏 | 0
版权声明:“备战深国交网” 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,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原谅,并联系微信547840900(备战深国交)进行处理。另外,备考深国交 ,了解深国交 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/微信:547840900 (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)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 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,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@scieok.cn
本文链接:http://shenguojiaozhenti.scieok.cn/post/1500.html
数据 微信公众号:scieok
微信号:ScieOk_cn
加微信,发送 2021 即可进群获取深国交备考资料,并有定期分享相关教育心得
<< 上一篇
下一篇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