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正在双减影响余温下的新东方,因“转型培训父母”而上了热搜排名第二。正在大家疑惑这转型新方向,以及这背后的动机时,俞敏洪老师紧急发声:新东方从来没有,也没打算给家长进行所谓的学科培训,而家长智慧板块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。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,不得不说,这次网友们的确对新东方的转型有些“过度解读”。给家长学科培训确实博人眼球,但片面解读实在是有失公允。
第一,对于“双减”政策,家长和机构都焦虑且迷茫,看热闹归看热闹,想为孩子找出路是存在的。第二,大机构将“家庭教育”作为学科教育转型主阵地,是既定事实了,不止新东方,还有多家大型公司将要“回归”教育的初心,以“家庭教育”为主力。但,现在所谓的“家庭教育”究竟是缓解家长焦虑,还是变相解决孩子学科教育?学会了“家庭教育”,就真的能教育好孩子吗?“关注情商教育,帮助孩子正确处理情绪;通过基础财务知识的学习,培养投资战略眼光;培养时间管理自我管理意识时间,高效分配完成自驱学习闭环……”这感觉就是在培养家长的时间管理、团队协作精神和财富创造能力——父母努力去创造财富,用收入平衡焦虑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于1885年提出,用过“文曲星”的都知道,电子词典的记忆模式就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。番茄时间管理法是用一个计时器,通过25分钟学习+5分钟休息来保持专注……这些内容只要买一本学习方法的书,都有。但重点是,成绩不好的孩子是不愿意用方法吗?并不,大部分孩子根本不想学习。市面上的“家庭教育”服务是怎样的呢?在我有限的认知内有几种模式,有付高昂费用的,也有免费的,交不交钱不要紧,效果来见。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,某某家长在高级酒店参加了一个大型家庭教育活动,那Ta基本是在参加“酒店式家庭教育讲座“。这种模式大多是利用信息差、现场氛围和家长们焦虑情绪的“卖药行为”。我的一位家长朋友,花了近20万,参加这类家庭教育培训,追随主讲人全国各地到处跑。而讲座的主要内容是教家长如何认可孩子、如何发现孩子的优点、如何和另一半相处、如何营造家庭氛围等等……钱是花了,我问他效果如何,他坚定不移的相信,一定会有好结果。
和“酒店式家庭教育讲座”类似的,还有一种模式, 典型代表是“正面管教协会”。去年有一段时间,朋友圈里风靡“正面管教教练培训”。抖音里的家庭教育主播,经常一开口自我介绍就是“正面管教认证家长/学校高级导师。”《正面管教》这本书中的观点和方法很新鲜实用,在樊登读书家庭类书籍排行中一直高居榜首。我没参加过正面管教协会的培训,不敢妄言其形式。但可喜又可悲的是,2021年4月,“中国正面管教协会”被民政部列为“非法社会组织”,而民政部的做法肯定自有道理。我一直教授初中生,对付婴幼儿也没什么方法,以前看过李玫瑾教授的视频,觉得挺有道理。等自己有了孩子以后,我经常在李教授的视频中,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。李教授最打动人的一个比喻是:狗狗如果在8个月大前,没有被纠正咬人的毛病,那8个月后,就很难被纠正了;孩子也一样,如果3岁前没养成一些习惯,这一辈子都改正不了了。我们家有一条雪纳瑞,当年在“训狗不咬人”的这个问题上,确实如李教授所言。所以,后半句的内容,我也就深信不疑了。儿子两岁半时,自我意识慢慢形成,不开心的时候摔东西,还打人。我从李教授另一条视频中找到了答案。
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把孩子两个手按住,安静的看着他。他如果再哭闹,就告诉他,这种行为爸妈不喜欢,直到他安静为止。对此方法,我奉为“圣经”,看了视频的当天,就对儿子采取了这个方法。然而,儿子根本不给我施展的余地,撒泼打滚完了之后,就被奶奶给抱走了。抱走时,奶奶这样说道:“你平时也不管孩子,现在才想起来管。”可见,即便是最有名的教育家,最流行的教育方法,在具体孩子身上,还是有不同的效果。实际上,在从业经历中,我接触过不少学生,这个年纪的孩子天然跟父母存在“代沟”,而背后最重要的动因,不是父母缺乏“家庭教育”,而是缺乏对孩子真诚而平等的理解。我曾带过一位学生,初二休学、交狐朋狗友、逃课打架、自残、浓妆艳抹混酒吧。学生家长在朋友的介绍下,认识了一位做心理辅导的“某小学心理辅导老师“。一小时服务费400元,这位母亲一次性购买了10小时。这位辅导老师宣扬,“家长要尊重青春期的女孩,想化妆就化妆,要顺着孩子的心性”。这孩子的爸爸是个暴脾气,一听到这样的理论,没忍住,去找这位辅导教师理论,还激动地动了手。“我请你帮我解决孩子的问题,你却让孩子变本加厉在外过夜?”实际上,孩子的过激行为并非因为本性坏,女孩内心其实很淳朴。她之所以逃学,根源是因为在学校受到霸凌。
在家里,爸爸一心盯着成绩,对女儿恨铁不成钢,放手不管。妈妈比较懦弱,知道女儿被霸凌,一直教育孩子要隐忍,也并未将此事告诉老公。女儿的想法只有一个,自己变成混世魔王,狠一点就没人敢欺负她了。接触这位孩子后,我和她父母找到了根源,并陪他们全家看了电影《垫底辣妹》。看过之后,在大家沉思之际,女孩做了一件让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。她当着所有人,把指甲上粘着的美甲壳抠下来。撕下来的过程看着都疼,但对她来说,这一定是新的开始……虽然孩子还小,但在家庭教育上,我一直也在积极学习,寻找“出路”。何况作为从业者,身份倒逼我不得不理解初中家长的心态如何。酒店式家庭教育讲座,但于我而言,更像是强制“洗脑”,无法奏效。李教授算是“家庭教育”届知名人物,可她的方法似乎对我的孩子来说,也不太管用。我又看了很多书籍,寻求答案。比如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:“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”。比如赵忠心《家庭教育》指出,广义的家庭教育,应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。在家庭里,不论是父母对子女,子女对父母,还是长者对幼者,幼者对长者,一切有目的、有意识施加的影响,都是家庭教育……理论很多,但怎样的“家庭教育”才是完美的,却没有标准答案。前两天和一位从事家庭教育多年的朋友聊天,我俩就家庭教育的“道”和“术”有一番讨论。朋友之前从事“酒店式家庭教育讲座”,他认为家长认可了教育理念、掌握了教育原理,从意识形态上解决焦虑根源,引导孩子的本性发展。而我比较“急功近利”,因为是工科出身,一直坚信,家庭教育重要的是方法,一切都能用方法实操。比如家长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会给孩子创造目标感,可以带孩子到不同的大学转转,体会不同工种的工作。也要学会给孩子创造使命感,比如看看《觉醒年代》。还要学会指导监督孩子有效学习,比如,错题整理,集笔记。更重要的是,学会言传身教,你学我也学。这就好比企业管理。都是运用哲学、心理学、脑科学、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原理,执行“管人、用人”的内容——调动积极性,创造价值。企业管理技能里常说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,意思是想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,要拿很多员工下属“练手”,才能掌握管理的要领和精髓。但在家庭教育中,机构的一套方法解决不了“千人千面”的家庭问题。何况,一个家庭得生多少个孩子练手,才能塑造一个“满意”的成果?企业有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,有氛围营造、有激励奖惩、有分配机制。反观我们自身,很少有家庭会制造共同的使命和愿景。父母们在忙碌工作中,已经失去对家庭理想模样的塑造,更不用说用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,让孩子能“有爱”的成长。在这一意义上,“家庭教育”真的无法被教育出来,而是家里所有成员一起学习、实践,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触点,让家庭成员彼此“触电连接”,点亮家的光。“阅读第一”,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。由崇尚“终身学习”,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,专注于英文学习、阅读以及思维素养。一家不端、不装、有趣、有料、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。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国际学校家长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