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家长总是对国际化教育抱有幻想。过去两年,他们经历了一场接一场的幻灭:原来没人信,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学校的offer,会上不了学。但去年我一个做学校的朋友,被叫到了某办公室,要求随身带着章,现场招生人数减半。当时招生已经结束,按原来的指标大家都拿到了offer,还在享受暑假生活,沉浸在满世界遛娃的状态里呢,结果被无情地一刀切,临入学只能到处抱佛脚,到处找关系找学校…原来没人信,私立国际的课程改造会是真的,以为总有办法「挂羊头卖狗肉」。但现在学校因为体育课时不达标,都要被检查团天天莅临指导。更不要说在课程上打小算盘、耍小心机了…毕竟活着就已是胆战心惊。国际课程,一点点消弭在国际化学校之中。尽管他们举着课程融合的牌子,要实力挽尊,但有能力做中西课程整合的教研团队能有几个?最后收几万、十几万的学费,其实只是在公立学校之外,多了几节外教课。原来也没人信,国际化学校也会中考,总以为自己重金砸教育,就可以随心所欲。结果双减影响培训许可证审批,海口哈罗为了保证九年级本校升学,开始申请普高办学许可…直接脱钩还好说,转公立心态上有嗲接纳无能,毕竟幼升小经过了慎重的筛选和考虑,买房搬家,做足了心理建设。如今路到一半突然被换了道,任谁都需要有个缓冲。不掏学费,觉得教育质量肯定达不到预期;但为了外教掏钱,一年大几万又觉得亏。原因是17年二胎开放是生育高峰,公立学位根本接下全部小孩,只能想办法补充学位不足。但又不可能开新学校,因为之后新生儿大幅下滑,重金砸下去招不到学生就属于砸了水漂。这次上海采买学位有智慧。按照公立的在校生成本来补贴民办学校,一个小孩一万多。看起来不少,但对于动辄十万、几十万的学费来说是杯水车薪,还是一般家庭承担不起的费用。所以,生源还是来自中产。但用公办的学位上民办(如何录且不说),最后是否和缴足学费的小孩上一样的课?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…在5%的民办在校生的数字切割之下,家长面临的都是艰难的决定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,外教流失是国际/私立学校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,然后跳出来很多人杠。他们找了几个学校内部的人打听了一下,然后得出了外教群体依旧安定团结稳定的结论…都是自评,谁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?没关系,开学见。到时候大家就知道,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国际化学校,有多丧心病狂地四处挖外教,这里面还不乏北上广深的顶流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杠力?因为大家心知肚明,「外教」是家长选择体制外,最最看重的一个因素。不然,课程要和公立同步,又缺少公立的理科优势,如今英文再去外教化,那些为了实现原汁原味英语思维买单的家长,肯定不高兴啊。结论不是我下的,是 @外滩教育 在调查了300位家长后得出的,家长投的票。超过9成家长认为,外教「比较重要」;其中超50%认为「非常重要」。
如果没有外教,27%的家长会选择回归体制内。
有家长甚至留言说,「没有了外教的国际学校没有灵魂」。
外教的流失,不是突然雪崩,而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多米诺骨牌。一开始零零星星离开,到后来缺乏信心的人也走了。而故事里最让人遗憾的,是离开的都有两把刷子,因为他们都不怕失业。是,一切终究恢复常态,但疫情反复给外教带来的心理压力,修复又需要多长时间?去年某国际学校申请高中牌照撞上了双减分界线,成了第一所因「中考」而备受关注的学校。被关注的原因,是几乎所有家长都觉得,那是一所很纯粹的国际学校。我们为什么愿意花几十万上学?因为计划留学,因为个性化教育,因为多元文化,还因为早点读国际课程可以无缝衔接,申请更好的学校。尽管知道就是走个形式,不影响体制外升学。但是家长就会觉得,中考需要同步公立课程,多多少少都会占用课时。其实早在这则新闻之前,嗅觉敏锐的学校就已经开始组织学生参加中考。一是为了和政策同步,二是给家长一个交代。国际学校家长的圈子很复杂:很多人闹着不要中考,还有人会为了没参加中考体测,而围堵罢免管理层…令人伤感的是,为了解决五花八门的家长不满,孩子所享受的校内资源正在不断减少。家长焦虑,正常。但焦虑解决不了问题,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未来该怎么办?不同人有不同选择:有些是经济原因;有些是心态不稳;有些是本来就要在体制内升学,小学读国际化学校纯粹就是为了避开刷题,希望小孩拥有更多一点时间的童年。我有一个朋友,对小孩教育竭心尽力。但在过去的两年,还是没逃过把小孩从国际转入公立,一年后又选择转回去——折腾的过程。转公立,他觉得自己想得很明白。国际化教育有利有弊:宽松的环境让小孩自由发展,但也缺乏社会的真实感;国际课程可以培养思维,但缺乏扎实的理科训练。家长想让小孩吃苦,觉得是为了他好,但在国际化环境中长大的小孩适应不了,「他的眼里没光了」,这比数学差还让家长接受不了,于是再回流。坚定地走国际道路的家长,已经不依赖学校教了。他们选择Home School。成功的案例鼓舞了这群家长。最近风头浪尖的28岁牛津女学霸朱雯琪,就是爹妈一手培养的,10岁被学校劝退,12岁考上深国交,16岁读牛津,20岁进顶级投资银行,实现了财富自由…不少人琢磨「挂靠一个国际校,然后机构上课,只为升学做准备。」这个选择看起来美,但风险不小。家长懂,拨云见月;不懂呢?就会走上国际课程的刷题之路。最后出国留学,只是混一个国外文凭。还有,学校不只是学习,还是社交场所。为了追求学习效率放弃了社交,真能培养出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」的小孩吗?已经无力面对变化,但坚定地要送小孩去见世面的家长,考虑早一点走。我有个朋友,教育很早就有了明确的规划,他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去往国外大学就读本科,所以小学选了双语学校。一切都很顺利,直到要中考。小孩为中考做准备,作业量骤增,影响了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。一个小孩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,「如何平衡目标与现实」这双无形的手把父母推到了抉择的岔路口。家长很焦虑,研究各种方案。肯定要留学,国际化双语学校就是近道,怎奈如今风云骤起,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心惊肉跳、如履薄冰…在17年我们拍摄纪录片《世界的孩子,我在美国读高中》的时候,美高是多数家庭的选择。主要是希望读美国大学,对美式教学法有偏好,还有的家长压根不了解,就是喜欢无拘无束的农场感…留学是不是安全?学生签证会不会被拒?教育的平均质量,以及留学后小孩会不会有更好的发展…安全是最重要的。最近两年美国校园安全问题频发,中国家长胆战心惊:学得好不好在其次,好好活着更重要。英国较安全,心里默默加了一票。签证也重要。拿到offer只是完成了一半,顺利签证通关才是关键。虽然疫情之下国际形势各种紧张,但中美之间需要解决的问题看起来更多。英国,加一票。教育的平均质量,英美其实不相上下。毕竟美国今天的发展,基础是建立在英式精英教育之上的。去年和一个伯克利小孩聊天,他说自己的书读得杂:从国内公立到加拿大,从加拿大又读到英国私立学校,最后毕业申请了十几所美加大学,然后就被伯克利录了。还有个人发展。最近不少家长在反思,留学到底图什么?海归变海带,百万花费打个水漂,谁也没有这个拿钱当纸烧的爱好,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消化家庭资产?何况又不是富贵无极,有的喝粥送小孩留学,最后被小孩组团网暴,投资这样的小孩不如投资一块叉烧。留学还是要看成功,国外能找到工作就是成功。不为别的,就算对教育成果做一次检测,爹妈也安心:小孩凭本事养活自己了,这学费算没白花。有没有工作机会,主要看有没有工作签。英国之前取消了2年留学生的工作签,一度让美国大学抢生源占了上风。后来恢复工作签,也算是释放了下欢迎留学的一个信号?综上比对,如果你铁了心出国,那目前英国是一个选择。只不过决策之前,一定先梳理清楚家庭资源、孩子特点,明确好教育目标。
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Miki粥